肾上腺的超声应用解剖要点是什么?
肾上腺是腹内最小的成对实质性内分泌腺,分别位于两侧肾上极内上方,相当于第11 ~ 12胸椎水平向下延伸到第1腰椎。肾上腺与肾胜共同包埋于肾周围筋膜内,以薄层脂肪纤维组织与毗邻脏器分隔。腺体扁平、表面皱褶不平。右肾上腺多为三角形,左肾上腺多为半月形,其形态变化较多。每侧肾上腺由前中脊、侧翼和中翼组成。两翼骑跨在肾上极的前内上方,向后侧方张开。每个翼都很薄,在超声断面上呈现为细长的线状结构。中翼上长下短(或缺如),而侧翼上短下长。
右肾上腺斜躺于右膈肌脚和肝右叶后中缘之间,位于右肾上极前中部。前中脊(内侧)部分伸人下腔静脉右后缘之后,中翼与膈肌脚前中部紧贴并平行,沿肾上极中部向头侧延伸,而侧翼前外侧与肝脏裸区相邻。
左肾上腺在腹主动脉左侧稍后,肾上极的前内方,部分病人延伸到肾门水平。其头侧2/3位于胃后,1/3位于胰尾与脾静脉后方,脾静脉在胰尾与左肾上腺之间通过。腹主动脉、胰尾、脾静脉、左肾上极是扫查左肾上腺的重要标志。
正常肾上腺长4~6cm,宽2 ~3cm,厚0. 2 ~0. 8cm。
肾上腺上、中、下动脉环绕肾上腺,使其有丰富的血供,它们分别来自膈下动脉、腹主动脉、肾动脉。左右肾上腺静脉分别汇人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。
在深呼吸或站立时,肾上腺和肾脏分离,据此可以鉴别肾上腺和肾脏肿瘤,这点在超声检查中非常重要。
副(迷走)肾上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变异,少见。多位于肾上腺附近的组织内或肾门、脾门等处,多数只含有皮质。肾上腺腺体外层为皮质,中央为髓质。皮质外层为球状带,
分泌醛固酮类激素,调节水、盐代谢,此层的部分病变导致醛固酮增多症。中间一层为束状带,分泌皮质醇类激素等,参与脂肪和蛋白质代谢,此层的部分病变产生皮质醇增多症,即库欣综合征(Cushing syndrome)。 内层为网状带,与性激素分泌有关,此层病变可能产生皮质性性征异常。
肾上腺髓质有交感神经节细胞和嗜铬细胞,后者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,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,参与糖、脂肪代谢,血管和神经功能调节。髓质病变可产生儿茶酚胺增多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