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你知道多少?一文带你全面了解!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qZfSNYSAmdyFdwVK40bag
血液透析可作为肾脏疾病终末期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,动静脉内瘘 ( arteriovenousfistula,AVF ) 因可长期使用、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而作为血液透析重要的血管通路。
超声可实时监测人工动静脉瘘,简单便捷,且能够及时发现并发症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相关的知识。
人工动静脉瘘
人工动静脉瘘是将上肢动脉和邻近的浅静脉吻合,至少 1 个月后,使静脉动脉化,用于血液透析穿刺,从而建立体外血液循环。如图 1 所示。
图 1 人工动静脉瘘简单示意图
图片来源:作者手绘
临床上造瘘的部位经常选择肘窝的肱动脉与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之间、腕部的尺动脉或桡动脉与邻近的浅静脉之间,工作中以桡动脉头静脉最常见。
人工动静脉瘘有三种方式
1、 动脉与静脉侧侧吻合;
2、 动脉与静脉端侧吻合;
3、 动脉与静脉通过一条人工血管吻合(即端端吻合)。
目前临床工作中以端侧吻合最常见。如图 2 所示。
图 2 人工动静脉瘘类型简单示意图
图片来源:作者手绘
人工动静脉瘘术前超声评估
一、动脉术前超声观察
1、 对动脉的走行、内径及管壁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。有研究表明,当动脉管径大于 1.6mm 时造瘘成功率较高。应注意观察动脉内有无斑块形成,否则可能导致手术的失败。
2、 可在腕横韧带处测量桡动脉的血流速度。桡动脉血流速度过低,会出现造瘘后血流量不够,导致造瘘失败。当桡动脉流速 <40cm/s 或出现小慢波改变时,应向上追踪扫查同侧上肢动脉。
二、静脉术前超声观察
1、 应对静脉的走行、内径及位置进行测量和评定。有研究表明静脉在静息无加压、未采用止血带条件下内径应 >1.8mm ,若采用止血带条件下静脉内径应 >2mm 。
2、 应该应选择管壁光滑、走行笔直部位;若有属支应标出属支汇入部位,利于手术部位选择及属支结扎。
人工动静脉瘘正常超声表现
1、 动脉端
高速低阻血流频谱。如图 3 所示。
图 3 造瘘后流入动脉频谱。 流入动脉流速增高、阻力减低
2、瘘口处
正常吻合口内径为 3-5mm 为佳,彩色显示五彩花色血流、血流频谱紊乱,但流速较流入动脉高。如图 4 所示。
图 4 吻合口处动静脉瘘频谱
3、 静脉端
呈动脉化频谱改变,由动静脉内瘘处向近心端方向血流速度逐渐减低。如图 5 所示。
图 5 造瘘后流出静脉频谱。 呈动脉化频谱改变
人工动静脉瘘术后并发症超声监测
1、 狭窄或闭塞
多位于静脉端或吻合口处。主要是由于内膜损伤,管壁增厚、疤痕形成导致。当吻合口内径 <2.5mm ,血流速度增快,提示狭窄;当吻合口处无血流信号,静脉端无动脉化频谱,动脉端为正常三相波血流频谱,提示吻合口闭塞。
2、 血栓形成
多发生于瘘口远端静脉内和瘘口处。超声上表现为管腔内低回声团块,探头加压管腔不能被压瘪, PW 示血流速度增快;完全堵塞管腔时血流信号消失。
3、 吻合处假性动脉瘤
手术时损伤动脉内膜、动脉管壁破裂,在周围软组织形成局限性血肿。超声上可见动脉旁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,可见瘤体颈部;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内旋涡样血流信号。
4、 静脉瘤样扩张
长期血流量的改变导致与瘘口相连的静脉局限性膨大,其内血流信号明显紊乱。
5、 盗血
当瘘口处压力低时,瘘口远端的动脉血液反流,经瘘口流入静脉内。超声表现为瘘前近心端动脉及瘘后远心端动脉血流方向均流向瘘口,瘘口近、远心端动脉均表现为舒张期持续供血的单向低阻频谱。
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动静脉造瘘术前及术后的评估,简单方便,且经济,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,为患者带来很大的便利。